台灣警察平時維護社會治安、反恐任務,戰時成為後備軍事力量。行政/刑事警察屬內政部警政署,還有其他政府機構的水上警察(海巡署)、國境警察(移民署)、憲警(國防部)、法警(法院)和反恐、防暴的特種警察等。老一輩的臺灣人會稱呼警察為「大人」,是沿自日治時代的稱呼,可知臺灣警政之嚴厲。臺灣警察專科學校(警專)和中央警察大學(警大)一直是警察訓練基地,提升員警素質及執勤能力。
警察訓練基地
警校畢業典禮(陳曙光攝 1986台北)
人贓並獲
當年的破案記者會就是那麼直接了當,疑犯站在贓物前面,讓記者拍照不會遮掩。
當年警察為安全理由不願然出鏡曝光,現在警察都愛表現爭取見報貼臉書。像這樣的人贓並獲照片已成歷史。
漂亮的警花充當卧底破案。有時還要假扮妓女、買家深入虎穴。
警察當清道夫?
台北地區問題多多,尤其交通、攤販、飲水、垃圾…只能頭痛醫頭。先後有東北角海岸九孔養殖池、電動玩具、陽明山土雞城事件,暴露政府施政缺乏協調,要民眾承擔後果。1980年市長許水德認為建設國際城市要從小做起,分局長率領兄弟取締附近大小違章改善市容…但問題又來了,騎樓下的自動販賣機剛推出時,由於它的便利及快速性,受到消費者歡迎,工業局鼓勵業者發展。當時政府及不少業者看準商機,紛紛大力引進發展。但台北市警察局一聲令下,全面拖吊,引發一場「自動販賣機風暴」,受到「連累」的還包括汽水、果汁、咖啡、紙杯等原料供應商。(台北1986 陳曙光攝影)
警察局裡堆滿了取締搬回來的大小違章物,昂貴的汽水機變廢棄物
一位業者指出,一台日本進口約廿萬元的自販機約四百公斤重,被警方拖吊後,內部精密的結構難免損壞,最氣人的是領回時還得簽寫一張「完整無缺」的領條。受影響的自販機超過五千台。
鎯鐺入獄
法院法警屬於司法院或法務部,辦理值庭、候審戒護、具保責付、協助民事強制執行、送達、拘提、搜索、扣押、解送人犯。有重大案件、名人出庭,就辛苦了跑警政的記者們,千等萬等,等大奸大害鎯鐺入獄的一個鏡頭。
每次社會上發生重大事件,都會有名人(有些本來沒名也變得有名)被判入獄收場,政治犯、經濟弊案…往往是新聞的焦點。在台灣結夥搶劫、強姦都是死罪。我們跑法院、警政的攝影記者就要展開漫長的等待,為的是一張可能是蒙著頭、擋住臉的照片。(陳曙光攝 1986台北)
當年公文袋頭套欠奉
飆車風勞動防暴警
愈夜人愈多,以機車為主,防暴警察大舉出動阻止嚴重的飆車活動,但只是貓捉老鼠的遊戲,等警察走了又開始賽,有表演高難度駕駛。
狂野的飆車群眾挑戰防暴警察。隔年台南市警察局發生衝突,飆車群眾圍搗交通隊,砸傷員警,並縱火燬車燒警察局。
反恐維安
掃雷?台灣80年代還有很多紀念節日—植樹節(3月12日國父逝世紀念日)也有隆重的埋樹苗儀式,各級官員齊集陽明山的植樹區,一起動鏟子做個翻土動作,讓記者拍攝。當天冒著雨採訪,安檢人員持金屬探測器在政要到場前作最後檢查。植樹造林可以綠化環境,防止水土流失、保持生態平衡,值得推廣。(台北1985 陳曙光攝影)
Nikon 24mm f/2 AI-S MF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